①鼻柱骨之别名。详鼻条。②经穴名。代号BL10。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项部,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处。布有枕大神经干和枕动、静脉干。主治头痛,项强,目赤痛
出《新修本草》。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系指发生于咽后部的血泡。发生于悬雍垂下端的叫悬旗风;发生于上腭的叫飞扬喉。多因肺胃火毒上炎,或过食醇酒厚味所致。《喉科心法》卷上:“帝丁两旁,或大舌尽根,或喉关上腭,发一紫血小泡,顷刻肿大,妨碍
见《广西中草药》。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为螺厣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素问遗篇条。
书名。1卷。十二世纪中期南宋·闻人耆年撰于1226年。1245年孙炬卿重刊,并附佚名氏《骑竹马灸法》及《竹阁经验备急药方》二种,三书合为一书,仍称《备急灸法》。书中介绍了22种急性疾病的灸法,并附简明
指督脉。在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脉均会于督脉,有统率阳经和调节一身阳气的作用,因称阳脉之海。《十四经发挥》:“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腧,……属阳脉之海也。”
见《分类草药性》。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