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麻药法

麻药法

用中药进行麻醉的方法。我国关于使用麻醉药的记载很早,见《列子·汤问篇》。公元二世纪华陀应用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方法施行外科手术。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十八:“攧扑损伤,骨肉疼痛,整顿不得,先用麻药服,待其不识痛处,方可下手。或服后麻不倒,可加曼陀罗花草乌五钱、用好酒调些少与服,若其人如酒醉,即不可加药。”后世多沿用并有改进。解放后,应用曼陀罗、樟柳硷等中药麻醉于临床,使中药麻醉重新得到重视和应用。

猜你喜欢

  • ①指妇女从阴道内流出的粘性分泌物。②指带下病。《妇人良方大全》卷一:“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参见带下条。

  • 甘疽

    病名。《灵枢·痈疽》:“发于膺,名曰甘疽。”多由忧思气结而成。生于胸部中府穴下。初起如谷粒,色青,逐渐长大形如瓜蒌,色转紫红,坚硬疼痛,憎寒壮热。溃脓,稠者为顺;若过十天、半月,不成脓,寒热不解,脉见

  • 疣子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七。即疣。详疣、千日疮条。

  • 四肢肿

    证名。水肿病证状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也称肢肿。又可因脾郁、气血不调而致。详结阳、皮水、肢肿等条。

  • 枣花白陷

    病名。见《银海精微》。即花翳白陷。详该条。

  • 格阳关阴

    脉象。人迎脉(两侧颈动脉)搏动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称格阳,因气血盈溢于三阳经,与三阴经格柜所致。寸口脉(两侧桡动脉)搏动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称关阴,是气血盈于三阴经,与三阳经隔绝所致。两者俱见则为格阳

  • 膏粱之变

    长期饮食肥甘厚味食物所引起的病变。①使体内湿热蕴积生毒,好发疔疮痈肿等疾患。《素问·生气通天论》:“高(膏)梁(粱)之变,足生大丁(疔)。”②热中于内,上下不和,气血逆乱,易发中风。《素问·通评虚实论

  • 心肾不交

    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调的病变。正常情况下,肾阴上济心阴以防心阳过亢,心阳下温肾水以促其气化蒸腾。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均能使两者失去正常的协调关系。主要证候有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

  • 锐眦

    出《灵枢·经脉》等篇。即外眼角。见眦条。

  • 肝火耳鸣

    病名。系指耳鸣之因于肝阳上亢所致者。治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耳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