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瓜子金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甜疮生面上,不痒不痛,常有肥汁出,汁所溜处,随即成疮,亦生身上,小儿多患之。”由湿热蕴蒸皮肤所致。治宜清热利湿。内服黄连解毒汤化裁。外用三石散麻油调敷。相当于脓疱疮。
运气术语。又名五运三纪。五运之气的太过、不及、平气等三种变化的合称。
①即舌苔。②舌苔混杂污垢。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
指妊娠末期或临产,胎水早破者,或胎水破而未生者。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七。亦称试月,包括试水症。①周登庸《续广达生篇》:“胎未足月,先破水衣,而腰不痛,名曰试水,又名试月,非正产也。”②刘斋甫《妇科三
指春月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春月咳嗽:春月风寒所伤,咳嗽声重,头疼,用金沸草散。咳嗽声重,身热头疼,用《局方》消风散。盖肺主皮毛,肺气虚则腠理不密,风邪易入,治法当解表兼实肺气。肺有
证名。指痰阻气滞所致的胃脘痛。《类证治裁·胃脘痛》:“痰积脘痛必呕恶。”《张氏医通》卷五:“痰积作痛,脉滑而实,恶心烦满,时吐酸水。此因气滞碍其道路,不得运行而作痛。清中汤加香附、苍术、南星、滑石、木
《马培之外科医案》方。当归、赤芍药、新绛、桃仁、青皮、郁金、参三七、枳壳、苏梗、泽兰、瓦楞子。水煎服。治闪挫胁痛,瘀凝于络,肋骨肿胀者。
指气脱、血脱、神脱。明·赵贞观《绛血丹书》:“产后患崩者,谓之血脱;气短似喘者,谓之气脱;妄言妄见者,谓之神脱。”也有认为产后气随血脱,出现的唇白,眼闭,口开,手撒,厥冷,六脉微细欲绝者,谓之气脱。
病名。指盘肠而生的痔疮。《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多因气血虚损,湿热侵入大肠所致。症见直肠脱出二三寸,痔核如棉子大,环聚而生,肿痛溃浓,甚或阴部亦肿,过劳易发,治宜托里排脓,兼服金蚣丸、中九丸。外用麻凉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