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鲫鱼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头部昏晕常在五更时发作。《慎斋遗书》卷九:“五更头晕,阳气不足也。盖阳主动,动则阳气上升,故不晕。五更静极,阳气虚则潜于下,不足于上,所以晕也。”参头晕、阳虚眩晕、晨晕条。
病名。泛指鼻不闻香臭。《外科大成》卷三:“鼻聋者,为不闻香臭也。”此乃鼻病中一种常见的症状。治宜审证求因,辨证用药。
即走罐法。详该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子癎,亦名子冒也。”即子癎。详该条。
见叶氏女科证治条。
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蔡谟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中府。见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