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清·赵楷《百草镜》。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
七方之一。方剂之和缓者。适用于体虚而患慢性病证的。《儒门事亲》卷一:“缓方之说有五,有‘甘以缓之’之缓方,糖、蜜、枣、葵、甘草之属是也;盖病在胸膈,取甘能恋也;有‘丸以缓之’之缓方,盖丸之比汤、散,其
①宋代翰林医官院医官职称,系一般下级之医官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②辽时医官的名称。
指病邪侵袭。《素问遗篇·刺法论》:“真气不正,故有邪干。”
【介绍】:见汪宦条。
阳热炽盛、偏胜。一般指邪热盛,而人体正气亦盛。表现壮热、无汗、气粗、烦躁、口干等证候。《素问·调经论》:“阳盛则外热。”
见《陕西中草药》。为手掌参之别名,详该条。
经脉表里相合之名。出《灵枢·经别》。指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相合而言。
病名。痃的别称。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详痃条。
见《滇南本草》。为鸡内金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