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鼻准红赤

猜你喜欢

  • 循衣摸床

    证名。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亦作捻衣摸床。指患者神昏时,二手不自主地抚摸衣被或床缘的动作。多见于邪盛正虚或元气将脱的危重病候。《伤寒括要》卷上:“循衣摸床,必兼见撮空及怵惕。肝主筋,肝热甚,

  • 金锁银开

    出《李氏草秘》。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 久癖

    病名。指癖病积年不愈者。《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久癖,谓因饮水过多,水气壅滞,遇寒热气相搏,便成癖,在于两肋下,经久不瘥,乃结聚成形段而起,按之乃水鸣,积有岁年,故云久癖。”参见癖有关条。

  • 足少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少阴之别。《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本络脉发生病变,可见气逆烦闷,实则小便不通;虚则腰脊疼痛。

  • 实邪短气

    证名。内伤短气之一。多由膏粱积热或水饮停留,壅塞肺道所致。《症因脉治》卷二:“实邪短气症,身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呼吸不利,喘息倚肩,胁肋作痛,不得仰卧,其形似肿。”脉多沉滑、沉紧或沉伏。治宜利水除饮

  • 春脚集

    书名。2卷。清·孟文瑞辑。刊于1846年。本书为民间验方汇编。作者按所患疾病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予以分类,所选方药大多简要易得。书名则取“爱民恤物”者为“有脚阳春”之典。

  • 耳肿

    证名。见《丹溪心法》。系指耳部肿起疼痛。多由肝胆三焦风热上攻所致。可兼疼痛,或流脓水。治宜疏风、清热、利湿,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 赵良仁

    【介绍】:元末明初医家。字以德。江浦(今江苏江浦)人,迁居浙江。从名医朱震亨学医,在浙江一带有声名。著有《全匮方论衍义》、《医学宗旨》、《丹溪药要》等书,后二种已佚。

  • 治劳三禁

    出《理虚元鉴》。指治疗虚劳病证,禁用燥烈、伐气、苦寒的药物。

  • 黑珠翳

    病证名。见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概论》。即蟹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