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鼻痛

鼻痛

指鼻腔疼痛。多因风邪郁热、痰火上阻清窍所致。《诸病源候论·鼻痛候》:“肺气通于鼻,风邪随气入于鼻内,搏于血气,邪正相击,气道不宣,故鼻痛。”症见鼻塞隐痛,口舌干燥等,治宜宣肺通窍,用藿香正气散祛风通气散等。若因痰火冲肺,鼻中隐痛者,宜二陈汤加黄芩、山栀、桔梗、麦冬等。

猜你喜欢

  • 时德元

    【介绍】:金代医生。太医院判官。1200年(承安五年)曾赴西夏为桓宗李纯佑母治风病。

  • 牛膝膏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桃仁(去皮,炒)、当归尾(酒洗)各一两,牛膝(酒浸)四两,赤芍药、生地黄(酒洗)各一两五钱,川芎五钱。为粗末,以甜水十盅,炭火慢煎至二盅,加麝香少许,分四次,空腹服。治死血

  • 发瘕

    病证名。见《医说》卷五。指误食发丝而成的瘕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如食发成瘕,心腹作痛,咽间如有虫行,欲得油饮,宜香泽油。”其重者,腰痛牵心,发则气绝,心腹膨胀,身体羸瘦,可用雄黄

  • 徐敏齐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曾任朝散大夫。

  • 脐旁穴

    出《针灸集成》。即疝气穴。见该条。

  • 董奉

    【介绍】:三国时期吴国医生。字君异。据古书载,他治病不取报酬,只求被治愈者在其门前种杏树,日久杏树成林。后世称颂医家为“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来源于此。

  • 客气上逆

    即邪气上逆。例如外感表虚证误用攻下,胃气虚而邪未解,邪气乘虚上逆。《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但以胃中虚

  • 鸡子白皮

    出唐·孟诜《必效方》。为凤凰衣之别名,详该条。

  • 肾心痛

    证名。厥心痛之一。因肾病而邪上乘心所致。《灵枢·厥病》:“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歧骨陷处痛,若心痛。……连腰,名肾心痛。”《张氏医通·

  • 黄栌木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黄栌,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