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履岩本草》。为蘼芜之别名,详该条。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即半边旗,详该条。
【介绍】:见陈景魁条。
出《名医别录》。为代赭石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
①纵,弛纵、纵缓之意。多属筋脉、关节病变,如筋纵、百节皆纵之类。《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②指脉象。《伤寒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恶阻。详该条。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37卷,已佚。
见《四川中药志》。为小通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