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七疝

七疝

指七种疝病。历代有各种说法:①《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马莳注:“七疝乃五脏疝及狐疝癫疝也。”②《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疝者,厥疝癥疝寒疝气疝盘疝胕疝狼疝,此名七疝也。”③《儒门事亲》卷二:“七疝者何,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癫疝,是谓七疝。”④《医宗必读》卷八:“所谓冲疝、狐疝、疝、厥疝、瘕疝、疝、癃疝,分言七疝之状也。”⑤《素问识》卷七:“简按,七疝,考经文,其目未明显,姑从马、张之意。王永辅《惠济方》以石、血、阴、气、妒、肌疝、癖为七疝,亦未知何据。李中梓《医宗必读》别立七疝之名,分与,误甚。”

猜你喜欢

  • 商曲

    经穴名。代号KI1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高曲。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上2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另说在脐上1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1寸,旁开1

  • 栀连正气散

    《症因脉治》卷二方。栀子、黄连、藿香、厚朴、陈皮、半夏、甘草、苍术、竹茹、茯苓。治胃火呕吐,食入即吐,其味或酸或苦,五心烦热,夜卧不宁,口中干渴,二便阻涩。

  • 田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曲本草》一书,已佚。

  • 翳子草

    ①见《本草纲目》。为罗勒之别名。②见《贵阳民间药草》。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 四正散

    《医醇賸义》卷一方。藿香一钱五分,苍术、厚朴、砂仁、陈皮、半夏各一钱,茯苓二钱,神曲三钱,竹茹八分。为细末,加生姜汁二匙,冲服。治暑季饮食不节,外感不正之气而致的呕吐。

  • 伤寒分经

    书名。10卷。清·吴仪洛编订。书成于1766年。吴氏推崇喻嘉言《尚论篇》,将此书予以重订和补注。编者认为喻氏“将三百九十七法分隶于大纲之下,极得分经之妙”,因以“分经”为书名。书中将喻氏《医门法律》中

  • 裴琏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脏论》1卷,已佚。

  • 玉版论要篇

    《素问》篇名。本篇讨论揆度奇恒的运用方法,并举出色脉为例。古人认为这个方法很重要,值得“著之玉版”,故名。内容扼要地论述了病色、脉象与证治、预后的关系。

  • 悍气

    即卫气。《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卫气与同生于水谷的营气相比,其性刚悍,故称。

  • 咽酸

    又称吞酸、醋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食后噫醋吞酸,皆宿食证,俗谓之咽酸是也。”详吞酸、吐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