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色紫,舌体挛缩而短。为食滞津枯,热传厥阴,筋脉失养之象。急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下后热退脉静舌舒者,预后较好,否则危殆(见《伤寒舌鉴》)。
手掌的肌肉。《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掌肉充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金门,见该条。
舌颤掉不安,即舌颤,指舌休蠕蠕微动之象。有虚实之不同。若深红而战者,宜清热泻火;若紫红而战者,宜凉血泄热;若淡红而战者,宜气血双补;若鲜红而战者,宜滋阴降火(见《伤寒舌鉴》)。参见舌颤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详开天门条。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
①正骨手法之一。用于骨折、脱臼出现重迭移位的基本手法。用双手分别握紧骨折之上、下两端,或借助器械作对抗牵拉,以纠正重迭移位,达到整复。参见拔伸条。②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又称牵法、
经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白环俞,见该条。
穴位深浅分部名。亦称“地才”。指深层。参见人部条。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