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草药》。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辨证施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为中医学术的基本特点。即通过四诊八纲、脏腑、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对患者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证候,称辨证;在辨证基础上,拟定出治疗
人体部位名。指高起丰满的肌肉群,如脊椎两侧的肌肉或髂嵴以下的肌肉部分。《黄帝内经太素》卷八:“足太阳之脉……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胂(《灵枢·经脉》原作“胛”。《太素》、《备急千金要方》、《素问·厥论》王注
水液外渗。《素问·宝命全形论》:“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
见王之翰《女科胎产百病》。即胎前怔忡。详该条。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即法罗海,详该条。
古人认为禁灸的穴位。这些穴位大多分布在重要器官或动脉邻近处,如睛明、丝竹空接近眼球;人迎在颈动脉处,经渠在桡动脉处等。《针灸甲乙经》最早记载禁灸24穴,后世逐渐有所增加,近代由于医学进展,对禁灸穴的认
下颌骨体的前下部分。
病名。见《症因脉治·霍乱》。即寒气霍乱。详该条。
病势危急。《礼记·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郑玄注:“革,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