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下气

猜你喜欢

  • 气缓

    指气机失常而表现为弛纵散涣的病理状态。为《内经》九种气机失常病证之一。《素问·举痛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类经》注:“气脉和调,故志畅达;荣卫通利,故气徐缓。然喜甚则气过于缓而渐

  • 曲骨

    ①人体部位名。指耻骨联合部。②经穴名,代号RN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回骨。属任脉。任脉、足厥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下5寸,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

  • 拔脓消

    见《广西中药志》。为黄花母之别名,详该条。

  • 摇摆触碰法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横断骨折经过适当手法使之基本复位后,可用本手法。即一手固定骨折部,并将骨折远端向左右上下稍稍摇摆,再沿骨折纵轴加以对挤,使已复位的骨折断端面接触得更加紧密稳固,并可藉以检查骨

  • 逆传心包

    出《温热论》。温邪犯肺之后,不顺传气分而迳入心包。主要证候有高热、神昏、谵语、心烦、舌绛,脉数等。

  • 桃枝汤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方。桃枝白皮一握,朱砂、炮附子、豆豉、炒吴茱萸各一两,栀子仁十四枚,当归、肉桂各三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匕,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日三夜一服。治中恶霍乱,心痛,胸胁痛,喘急。

  • 赤游丹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小儿丹毒之一种。多系胎中受热所致。欲发之时,先身热啼叫,惊搐不宁,次生红晕,皮肤赤肿,由小渐大,其色如丹,游走无定。起于腹背,流散四肢者顺;起于四肢,流入胸腹者逆。治宜清

  • 崩大碗

    见《广州植物志》。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 目珠俱青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目珠俱青证,乃目之白珠变青蓝色也。”即白睛青蓝,详该条。

  • 代甲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代指,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