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疫疔。见该条。
【介绍】:宋代儿科医生。生平欠详。著有《小儿形证方》2卷。
病名。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枣花翳内障。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等篇。又名赤眼。通常指白睛红赤之候。《张氏医通》卷八:“目赤有三:一曰风助火郁于上;二曰火盛;三曰燥伤肝。”一般因于风火邪毒入侵者,多见目赤肿痛;肝热上攻者,多见白睛红赤,
见急救仙方条。
即劳倦。详该条。
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睛高突起,由风热痰饮,渍于脏腑,蕴积生热,热冲于目,致眼珠突起,是名睛胀。”即突起睛高。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荔枝核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儒门事亲》卷三。《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肿于一边者为单蛾,此其形必圆突如珠……。”即单乳蛾。详乳鹅条。
劳复证之一。见《诸病源候论·热病劳复候》。参见劳复、温病劳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