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儿头先露的异常分娩之。清·员从云《产科一得》:“临产儿头偏抵阴前也。”参见偏产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大辞典》。为白豆蔻壳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即指疔。详该条。
解剖名。见《银海指南》卷二。即下睑。详该条。
出《王右军帖》。为林檎之别名,详该条。
霍乱专著。撰人未详。刊于光绪九年(1883年)。书论霍乱吐泻、四时疫气均系温暑湿热所致,治法应以败毒驱邪为主,尤以保津液为要,故列观音救苦甘露饮,取其和平中正之义。又将理中汤、五苓散列为治霍乱吐泻之要
舌苔白厚而干燥的舌象。为脾胃热滞或邪在少阳之证(见《辨舌指南》)。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绝痧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