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两面针

两面针

药材名称两面针

拼音Liǎnɡ Miàn Zhēn

英文名RADIX ZANTHOXYLI

别名入地金牛、红心刺刁根、红倒钩簕、两背针、双面针、双面刺、叶下穿针、大叶猫枝簕、上山虎下山虎、山椒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Roxb.)DC. 的干燥。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或段,晒干。

性状本品为厚片或圆柱形短段,长2~20cm,厚0.5~6(10)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类圆形皮孔。切断面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可见同心性环纹及密集的小孔。质坚硬。气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15列木栓细胞。韧皮部有少数草酸钙方晶及油细胞散在,油细胞长径52~122μm,短径28~87μm;韧皮部外缘有木化的纤维,单个或 2~5 个成群。木质部导管直径35~98μm,周围有纤维束;木射线宽 1~3 列细胞,有单纹孔。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2)取两面针对照药材1g,加乙醇15ml,温浸30分钟,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 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对照药材溶液和[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置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20:5:3:1:0.12)为展开剂的展开缸中饱和1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浅黄色的荧光斑点。

(3)取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对照品,加甲醇配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鉴别](2)项下的对照药材溶液和[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 2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25:2:0.1)为展开剂,置以浓氨试液预饱和1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橘黄色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取本品粗粉约1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 H第一法〕,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100ml,加热回流提取至回流液无色。提取液回收甲醇至约2ml,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氯化两面针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20:5:3:1:0.12)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300nm,λR=21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以两面针碱(C21H18NO4)计,不得少于0.25%。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

用法用量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注意不能过量服用。忌与酸味食物同服。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备注(1)中毒后常引起腹痛、下痢。解救方法:导泻、服糖水或注射葡萄糖液。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马鞍叶

    药材名称马鞍叶拼音Mǎ ān Yè别名夜关门、蝴蝶风、羊蹄藤、夜合叶来源豆科羊蹄甲属植物马鞍叶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Oliv.,以根、幼枝及叶入药。根全年采,幼枝及叶夏季采,

  • 毛血藤

    药材名称毛血藤拼音Máo Xuè Ténɡ别名胖血藤、荞叶细辛、云扣莲、荞麦蔓来源蓼科蓼属植物毛血藤Polygonum cynanchoides Hemsl.,以根入药。

  • 癣草

    药材名称癣草别名珠子草、水茎、豌豆仁草来源大戟科癣草Euphorbia peplu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性味苦,寒。有毒。功能主治杀虫,解毒。主治癣疮。用法用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

  • 粳谷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谷奴药材名称粳谷奴拼音Jīnɡ Gǔ Nú别名稻曲菌、丰年谷、丰年穗、稻绿核、粳稻、谷奴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粳谷奴Ustilaginoides virens

  • 大散血

    药材名称大散血拼音Dà Sàn Xuè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前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japonica Thunb.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灰褐色多细胞柔毛。茎细弱,

  • 骨碎补

    《中国药典》:骨碎补药材名称骨碎补拼音Gǔ Suì Bǔ英文名RHIZOMA DRYNARIAE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 蚕豆壳

    《中药大辞典》:蚕豆壳药材名称蚕豆壳拼音Cán Dòu Ké别名蚕豆皮(《本草求原》)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皮。取蚕豆放水中浸透,剥下豆壳,晒干。生境分部

  • 麒麟菜

    《中药大辞典》:麒麟菜药材名称麒麟菜拼音Qí Lín Cài别名鸡脚菜(《纲目》),鹿角菜(《琉球国志略》),鸡胶菜(《罗源县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红翎菜科植物麒

  • 榆仁酱

    《中药大辞典》:榆仁酱药材名称榆仁酱拼音Yú Rén Jiànɡ别名榆酱(《齐民要术》)。出处《食疗本草》来源榆荚仁和面粉等制成之酱。制法《纲目》:"取榆仁水浸

  • 鹅涎

    《中药大辞典》:鹅涎药材名称鹅涎拼音é Xián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唾液。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治误吞稻刺塞喉。"②《纲目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