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丁瓒条。
即犀黄丸,见该条。
见《中药志》。即藕节,详该条。
属生理者,在熟睡后即发出呼吸粗鸣声。即息鼾。详该条。属病理者,多见于慢性肥厚性鼻病,或痰阻心包、神识昏迷的病人,其鼾声如雷。喉病出现鼾声,多见于紧喉风(如软腭麻痹)、喉瘤(血管瘤或增殖腺肥大)等。
即经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之合称。《素问·骨空论》:“八髎在腰尻分间。”具体部位相当于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左右共八穴,故名。各详该条。
指水气上逆,引起心脏的病变。凌,侵犯的意思。由于脾肾阳虚,气化障碍,水液停留体内,不能正常排泄,产生痰饮、水肿等水气病。水气上逆,停聚胸膈影响心阳时,可致心阳不振,心气不宁,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治宜
亦称裹圈舌。舌中心至舌根淡红,外层有红晕,而舌边尖纯黑。多见于温病热邪内传心包之候。常伴见神昏、谵语、烦躁,或发斑疹等症,宜清心开窍,凉营泄热(见《伤寒舌鉴》)。
出《医学正传》即慢惊风。详该条。
骨名。即髋骨。详该条。
①三焦之一。三焦的中部,指上腹腔部分。它的主要功用是助脾胃,主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是血液营养生化的来源。《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