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乳子中风热

猜你喜欢

  • 一窝风

    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腕背横纹正中处。能治腹痛、头痛、急慢惊风、泄泻等症,并能发汗祛风热。《小儿推拿广意·阴掌九穴疗病诀》:“掐之止肚疼,发汗去风热。”

  • 脚目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落地生根之别名,详该条。

  • 颡(sǎng 嗓)

    同额。详该条。

  • 虚静

    气功术语。指练功中不起杂念,意识思维活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性命圭旨全书·天人合发·采药归壶》:“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

  • 太阳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勇疽。见该条。

  • 伏冲之脉

    见《灵枢·百病始生》篇,指冲脉循行于脊柱附近的分支,以其深伏于脊内,故称“伏冲”。《类经》十三卷注:“伏冲之脉,即冲脉之在脊者,以其最深,故曰伏冲。”一说“伏冲”乃“伏冲”之讹误,“伏”为“太”之古体

  • 色悴

    面色憔悴无华。为慢性病容,系久病脏腑气血耗伤所致。

  • 调痈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 脉学术语,见《难经·十四难》。其义有二:①指脉动次数。脉搏动一次称为“一至”,如“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②指“至脉”,详见该条。

  • 杂医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杂医科系专门治疗杂病的学科。参见十三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