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乳岩

乳岩

病名。见《丹溪心法》卷五。又名石榴翻花发。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因恚怒忧思,肝脾气逆所致。初起乳中结核大如枣栗,渐如棋子,不疼不痒,无红无热,一年或二、三年渐渐肿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未溃时肿若堆栗或如覆碗,高突如岩,乳头内陷,肿处皮核相亲,推之不移;若顶透紫色,先腐后溃,溃后状如岩穴、如菜花,时流污水或出血,臭秽难闻者,此系阴疽,最为险恶,终因耗尽气血,五脏俱衰而危亡。传统治法:初宜舒肝解郁。神效瓜蒌散或乳岩方内服;或犀黄丸每服三钱;或犀黄丸与和乳汤加土贝母五钱,早晚交替服用。或活壁虎用针扦住,乘活以竹纸包如小毬,饭后开水吞服,每日服一次,近多焙干后,研末冲服,每服一钱。或黄牛大角煅存性一两,鹿角火焙黄色八钱,枯矾三钱和研极细末,热酒调服,每服三钱。外用季芝鲫鱼膏贴之,其核或可望消。久病破溃者,宜补养气血,通络化痰,服香贝养荣汤;或服千金托里散三日,接服犀黄丸;外用大蟾蜍六只,每日早晚取一只剖腹,去内脏,以皮贴于疮口,以拔其毒,一日一换。亦可常服消乳岩丸。今多主张早期施行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 醉消散

    见《疡医大全》卷七。即神化丹,见该条。

  • 退位

    运气术语。指六气主司的更迭。参见不退位条。

  • 积水

    体内储存的水液。①为阴精的组成部分。《素问·解精微论》:“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②体内病理性水液的储留。

  • 龟版膏

    见《本草正》。即龟版胶,详该条。

  • 伤寒阴证

    病证名。指伤寒病的太阴、少阴、厥阴证而言。参见太阴、少阴、厥阴条。

  • 要药分剂

    药物学著作。10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组成部分。作者根据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分类,共选药420种,分别记述了各药的性味、七情、主治、归经、前

  • 稻芒赤

    病名。指秋天白睛“不肿不红,但沙涩昏痛者,乃脾肺气分隐伏之湿热,秋天多有此患,故俗谓之稻芒赤“(《张氏医通》卷八)。宜祛风、清热、除湿、用泻青丸加减。

  • 吴肖愚

    【介绍】:见吴勉学条。

  • 乌泡刺叶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乌龙摆尾叶。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Rubus tephrodes Hance的叶。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酸、甘,平。止血,解毒。治外伤出血,瘰疬,痈疖疮

  • 中客忤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即客忤。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