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母散

二母散

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二母散

药方名称二母散

别名二母汤(《万氏女科》卷三)。

处方知母贝母 白茯苓人参各15克桃仁杏仁(并生用,去皮、尖)各7.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产后恶露上攻,流入肺经,咳嗽痰喘,或觉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5毫升,煎至180毫升,不拘时温服。如觉腹统痛亦服之,立有神效。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

《急救仙方》卷六:二母散

药方名称二母散

处方知母贝母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喘急咳嗽,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临睡时用温开水调服。

如喘急甚,加苦葶苈末;久咳不止,加马兜铃末,如无,以粟壳(去筋膜,不制)代之。

摘录《急救仙方》卷六

景岳全书》卷五十七:二母散

药方名称二母散

处方贝母(去心,童便洗)知母等分 干生姜1片

功能主治主肺热咳嗽,及疹后咳甚者。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服;或为末,每服1.5~3克,沸汤送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七

《袖珍》卷四引《圣惠》:二母散

药方名称二母散

别名知母散、二母汤、知母

处方知母5分,贝母5分,白茯苓5分,人参5分,桃仁1分,杏仁(并生用,去皮尖)1分。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上攻,留入于肺经,咳嗽,如伤风痰嗽,用寻常伤风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知母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二)、二母汤(《万氏女科》卷三)、知母饮(《准绳·女科》卷五)。

摘录《袖珍》卷四引《圣惠》

《准绳·类方》卷二引《局方》:二母散

药方名称二母散

处方知母、贝母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咳嗽,痰壅喘急,喘急倒头不得,肺痨有热。

用法用量临睡时白汤调,温服。

如喘急,加苦葶苈末;如久嗽不止,加马兜铃末,如无,以粟壳代,去筋膜不制。

各家论述成方切用》:用贝母化痰泻肺火,知母滋肾清肺金,取其苦寒胜热,润能去燥也。

摘录《准绳·类方》卷二引《局方》

汤液本草》卷中:二母散

药方名称二母散

处方知母牡蛎粉、贝母。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下乳。主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三母散,与方中所用二母不符,据《本草纲目》改。方中知母、贝母、牡蛎,《本草纲目》用量为等分,每服二钱。

摘录汤液本草》卷中

猜你喜欢

  • 四维散

    药方名称四维散处方人参30克 制附子6克干姜(炒黄)6克 炙甘草3~6克乌梅肉1.5~3克制法上为末和匀,用水拌湿,蒸一饭顷,取起烘干,再为末。功能主治温补脾肾。治脾肾虚寒,泄痢滑脱不止;或气虚下陷,

  • 柴胡大黄汤

    药方名称柴胡大黄汤别名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大黄(湿纸裹,煨)1两,朴消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日数过多,热结在里,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

  • 化疬丸

    药方名称化疬丸处方归尾5钱,蛇蜕(焙)5钱,乳香(去油)2钱,全蝎(去头足,炙)2钱,大黄2钱,没药(去油)2钱,荆芥2钱,桔梗2钱,连翘2钱,黄芩2钱,蝉蜕20个,羌活,僵蚕(炒)25条,朱砂(为衣

  • 麻黄杏子汤

    《伤寒总病论》卷六:麻黄杏子汤药方名称麻黄杏子汤处方桔梗1两,麦门冬1两,麻黄1两半,杏仁3分,黄芩3分,甘草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时气8-9日,喘闷烦躁。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盏半,煎至8分

  • 姜半散

    药方名称姜半散处方半夏2两(姜制,锉如豆大),生姜(去皮,切,如绿豆大)1两,肉桂(去皮)2钱。制法上姜、半共炒令香熟,下桂再炒,微有香气,取出去桂,以皮纸摊地上,出火气,为末。功能主治惊风,吐不止,

  • 鸡冠花散

    《圣惠》卷十:鸡冠花散药方名称鸡冠花散处方鸡冠花1两,麝香1分(细研)。制法上为细散,与麝香同研令匀,以生地黄汁一合,冷水半盏,搅令匀。功能主治伤寒鼻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调下2钱,频服,不拘时候。以愈

  • 离骨丹

    《青囊秘传》:离骨丹药方名称离骨丹处方急性子1钱,白砒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拔牙。主用法用量少许点之。注意不可咽下。摘录《青囊秘传》《喉科心法》卷下:离骨丹药方名称离骨丹处方刺猬皮1全张(连刺,按

  • 油蜜煎

    药方名称油蜜煎处方香油蜂蜜童便各200毫升功能主治治难产,浆沥胞干,胎不得下。用法用量上药和匀,入铜锅内,慢火煎三沸,掠去沫,调滑石末30克,或益母草末,搅匀顿服。外以油、蜜于母腹脐上下摩之。摘录《济

  • 立竿见影方

    药方名称立竿见影方处方黄葵花3钱,牡丹花3分,真芜荑3分,寸香1分,桑牛半个,巴豆半粒(去油),蓖麻半粒(去油)。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弹子大,大黄为衣。功能主治活水瘦胎,软骨。主死胎不下,横生逆产

  • 普贤丸

    药方名称普贤丸处方龙骨(煨)黄连茱萸 蓬术各等分(同炒色变为度)制法上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气弱,饮食不化,大便溏泄。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石菖蒲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