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小儿心经伏热烦躁而啼。多系热扰心阴所致。《片玉心书》谓“其哭无泪,见灯则喜而止。”治宜清心养阴。用导赤散加麦冬、栀子。
即胃气不和。《素问·厥论》:“胃不和则精气竭”。及《素问·逆调论》引《下经》:“胃不和则卧不安。”参见胃气不和条。
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补血、凉血、温血、祛瘀活血、止血等。详各条。
病证名。见《理虚元鉴》。即干咳嗽。详该条。
出《濒湖集简方》。为棕榈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生平事迹不详。著有《金鎞秘论》十二卷,佚。根据《四库全书提要》所载该书的自序,可知这本书专论治眼病方法。所谓“金鎞”是引用佛书金鎞刮眼的说法。
【介绍】:见费启泰条。
详润下条。
即药物发泡灸。详该条。
出《洪氏集验方》。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