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子诊腹法
见诊病奇侅条。
见诊病奇侅条。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脱疽。见该条。
一手有脉,一手无脉。正常人平素有此脉者,不作病脉。病中见之者,多为心脏血管疾患,或骨折、肿瘤等异物压迫所致。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丹发初从臂起,色正赤转变为黑色,而见骨者。治宜以蒜捣烂厚敷患处。余治法见丹毒及附骨疽条。
见《医学入门》。即猪肾,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即夜光丸第二方,见夜光丸条。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八方。秋石、茯苓、山药、阳起石、鹿角霜各等分。为末,酒糊为丸。治房室过度,精髓耗败,伤于肾元,以致阳萎者。
针刺手法。即摇法。《针灸大成》十二手法之一:“凡出针三部,欲写之际,每一部摇一次……如扶人头摇之状,庶使孔穴开大也。”参见摇法条。
指阴茎或者性机能。如“阳事不举”、“阳事衰弱”。
见《四川中药志》。为豆豉姜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即真珠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