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臭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蛴螬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虎骨胶之简称,详该条。
书名。2卷。清·汪喆撰。刊于1780年。内容分种子、胎前、临产及产后四门,对产科常见病的治疗方药记述较扼要。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望江南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仁斋直指方》:“耳者宗脉之所附,脉虚而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否而不宣,是为风聋。”其症耳窍蒙闭,耳鸣听音不真而兼有头痛。治宜以疏风通窍之剂。参见耳风聋条。
病证名。又名初生着噤。简称噤。《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初生,口里复结聚,生于舌上,如黍粟大,令儿不能取乳,名之曰噤。此由于胎时,热入儿脏,心气偏受热故也。”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有《难经注》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