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痹汤

五痹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痹汤

药方名称五痹汤

处方附子姜黄(洗去灰土)、羌活白术防己,各一两。甘草(微炙)半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邪,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痹不仁,或气血失顺,痹滞不仁,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重,水一盏半,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五痹汤

药方名称五痹汤

处方姜黄(洗去灰土)羌活白术防己各30克甘草(微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邪,客留肌肤,手足缓弱,麻痹不仁,或气血失顺,痹滞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猜你喜欢

  • 红水眼药

    药方名称红水眼药处方胡椒5钱,荜茇5钱,干姜5钱,回回黑5钱,诃子皮5钱,银朱5钱,海螵蛸4钱,牡丹皮4钱,丁香4钱,芦荟1钱,硼砂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止泪,去瘀肉。主息肉淫肤。睑眦息肉,胀起

  • 粘米固肠糕

    药方名称粘米固肠糕处方白糯米制法滚汤淘洗,炒香熟,研粉。每30克加干姜末(炒熟者)0.8克,白糖6克拌匀。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或因食滞、气滞,腹痛泄泻,久不止者。用法用量空腹时用开水调服30~60克。

  • 大黑神膏

    药方名称大黑神膏处方川乌头半两,芎?半两,川升麻半两,防己(去皮)半两,黄柏半两,藜芦半两,黄连半两,白矾(细研)半两,雄黄半两,雌黄(并细研)半两,胡粉(研)半两,巴豆14粒,杏仁14粒,松脂如鸡子

  • 赤芍药方

    药方名称赤芍药方处方赤芍药3分,玄胡索半两,桂心半两,芎?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牡丹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牛膝2两(去苗),川大黄1两(锉,微炒),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

  • 地黄艾叶汤

    药方名称地黄艾叶汤别名艾叶汤处方熟干地黄(焙)2两,艾叶(炒)2两,人参1两,地榆1两,干姜(炮裂)1两,阿胶(炒燥)1两,当归(切,焙)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妊娠卒下血不止,腰腹疼痛。用法用量

  • 断下散

    《杨氏家藏方》卷七:断下散药方名称断下散处方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川芎、赤芍药、黄连(去须)、槐花(炒)、罂粟壳(微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久新血痢,日夜无度。脐腹疼痛。用法用

  • 消风导赤汤

    药方名称消风导赤汤处方生地 赤茯苓各3克牛蒡子(炒,研)白鲜皮金银花南薄荷叶木通各2.4克黄连(酒炒)生甘草各0.9克 灯心165厘米功能主治消风祛湿,清心利水。治婴儿由于胎中血热,出生后复感风邪,致

  • 夺命抽刀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夺命抽刀散药方名称夺命抽刀散处方干姜(入巴豆半两.同炒至黑色.即去巴豆)、良姜(入斑蝥一百个同炒.即去斑蝥),各二十两。糯米(炒)二十五两,石菖蒲(不见火)二十二两

  • 顺肠粥

    药方名称顺肠粥处方芝麻50克 米50克功能主治润肠通便。治大便日久不通。用法用量煮粥食。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 化瘀四物汤

    药方名称化瘀四物汤处方熟地4钱,当归2钱,白芍1钱半(酒炒),川芎1钱,香附2钱(醋炒),五灵脂2钱(炒黑)。功能主治产妇血虚气滞,瘀血留结,腹痛不止,恶露不能遽净焉。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