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翁藻条。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夏天无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魏鉴条。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三。①指脏中积毒所致的痢疾。《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五:“然肠风脏毒,自属滞下门。脏毒,即是脏中积毒。”②指一种内伤积久所致的粪后下血。《医学入门》卷五:“自内伤得者曰
书名。又名《脏腑性鉴增补》。清·尤乘辑。2卷。全书以《人镜经》内容为主,兼辑《内经》及历代诸家对脏腑的论述。卷首为脏腑总论及阴阳五行论;卷上、下分论五脏六腑的功能,叙述有关脏腑性能、病证、诊法、治法及
同。指婴儿的左右顶骨与颅盖诸骨接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最易触摸到的是菱形的前囟,亦称额囟、囟门、囟骨,和三角形的后囟,亦称枕囟。囟应在小儿半岁至两岁内闭合,过迟或过早闭合均属病态。
骨名。掌骨和指骨的统称。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白膜蔽睛之俗称,详该条。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即麻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