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胆膏

五胆膏

①《审视瑶函》卷六方。熊胆汁、鲭鱼胆汁、鲤鱼胆汁、猪胆汁、羊胆汁、蜂蜜等分。共入银铫中,微火熬膏,出火毒,每用少许点眼。治火热赤眼,流泪烂弦,怕热羞明,或痛或痒。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八方。猪胆汁、黄牛胆汁、羊胆汁、鲤鱼胆汁、胡黄连末、青皮末、黄连末、熊胆汁各二钱五分,白蜜二两。将诸药末与蜜并胆汁和匀,入磁瓶内密封,饭甑中蒸,待饭熟为度,每用少许点眼。治目赤肿痛,湿烂内障

猜你喜欢

  • 髓之府

    指骨。髓藏于骨,故名。《素问·脉要精微论》:“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 雷氏宣透膜原法

    即宣透膜原法,见该条。

  • 靛花

    出《简便良方》。为青黛之别名,详该条。

  • 生犀饮

    ①《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八方。犀角二钱,羚羊角、防风、黄芩、知母、茯苓、人参各一钱,桔梗一钱五分。为粗末,水煎,食后服。治伤寒病后,余热未清,过食辛热,两热合邪,以致瞳人散大,时见黑花,隐涩

  • 伤寒总论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 沙藤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野木瓜之别名,详该条。

  • 火炎上喘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喘》。即火喘。又名火炎肺胃喘。详该条。

  • 保光散

    《审视瑶函》卷四方。龙胆草(酒炒)、白芷、白芍药、防风、炒牛蒡子、黄芩、炒栀子仁、川芎、生地黄、当归身、羌活、荆芥穗各等分,炒大黄、甘草各减半。为细末,每服四钱,水煎,食后服。治阳漏,症见眼白天流水,

  • 研经言

    医论著作。4卷。清·莫枚士撰于1856年。主要内容为研究《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的心得体会。着重于考证和析义,解释脉症含义,辨析古今病名,疑似病症的异同,提出相应治疗方法。并

  • 药性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