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灵枢·本神》。指骨节痠楚。多由肾虚精伤所致。兼见腰膝软弱而冷,多属虚证;又因风湿或浊毒乘袭而引起者,则为实证。本证可见于痿、痹、虚劳等病。参见该条。
《疡医大全》卷二十三引汤松阿道士方。炮穿山甲一两,炒槐花、明矾各二两。为细末,以黄蜡二两熔化为丸,每服二钱,每早空腹时白汤送下。治痔漏。
见《四川中药志》。为羊屎条根之别名,见该条。
【介绍】:明医学家。字方叔,自号东皋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工岐黄,隐居授徒。留居宁国(今安徽宣城一带)时,将其早年得见朱纯宇、饶道尊等所藏医书之书名、作者、卷数等,依释氏经藏分类法分作二十函,每函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古方》卷六十一。又名延胡索散。当归、赤芍药、刘寄奴、没药、炒枳壳、炒玄胡索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治血积小腹疼痛,或因气逆而月经不行,肚腹作痛。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下。生于正疔左侧,仍照常法治之。见疔疮条。
【介绍】:见卢之颐条。
气功学著作。明朱载玮编。9卷。是内丹派南宗的丹经汇编。载有张伯端的《金丹四百字》、石泰的《还源篇》、薛道光的《还丹复命篇》、陈楠的《翠虚篇》、龙眉子的《金液还丹印证图》、白玉蟾的《指玄篇》、萧廷芝的《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合阴阳方》。即阴蒂。
病证名。指湿热内郁肠胃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湿热腹胀之症,面目黄肿,小便赤涩,大便或结,或泄黄糜,或日晡潮热,烦渴口苦,口甘口淡,腹胀胁痛。”治宜清热泻火利湿为主。面黄目黄,胁痛口苦,肝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