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仔榄树

仔榄树

药材名称仔榄树

拼音Zǎi Lǎn Shù

别名黄平树、洪达木

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仔榄树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nteria zeylanica (Retz.)Gard.exThw.[Cameraria zeylanica Retz.」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约8m,胸径10-26cm。全株具乳汁;树皮灰褐色;枝条发绿色,无毛。叶对生,近革质,有光泽;叶柄长1-1.5cm;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9-16cm,宽2.5-5cm,先端短渐尖,钝头,基部宽楔形,两面无毛,侧脉每边40条以上,密生,近平行。顶生或腋生聚伞花序,比叶短,有花10-15朵;花白色,芳香;花萼5深裂,内面无腺体;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喉部膨大,外面无毛,内面在花丝以下被短柔毛,花冠裂片5,向左覆盖;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上,花药长圆状披针形;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柱头头状,先端2裂。浆果双生,球形,橙红色,内有种子1-2颗。花期4-9月,果期5-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密林或疏林中,常散生于山谷、水沟分土壤肥沃湿润之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地区。

化学成分全株含多种生物碱及酚性成分。

性味苦;性凉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凉。有消炎止痛的功能。用于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蒟

    药材名称石蒟拼音Shí Jǔ别名石南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毛山蒟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martinii C.DC.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摘,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毛山蒟攀援藤本。枝

  • 白藨

    药材名称白藨拼音Bái Pāo别名白泡儿、白草莓、白蒲草来源蔷薇科白藨Fragaria nilgeerensis Schlech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豹皮樟

    药材名称豹皮樟拼音Bào Pí Zhānɡ英文名Chinese Litse别名扬子木姜子、剥皮枫、花壳柴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豹皮樟的根及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

  • 剪草

    药材名称剪草拼音Jiǎn Cǎo别名翦草、四块瓦、土细辛、四叶对、银线草、四对草。出处唐《本草拾遗》始载有"剪草",云:"生山泽间,叶如茗而细。江东用之。"宋《本草图经》谓:"生润州(今江苏镇江)"并

  • 鹧鸪菜

    《中药大辞典》:鹧鸪菜药材名称鹧鸪菜拼音Zhè Gū Cài别名蛔虫菜、乌菜、石疤(《中国经济海藻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红叶藻科植物美舌藻的藻体。4~9月采收,洗净,除去杂

  • 白松塔

    《中药大辞典》:白松塔药材名称白松塔拼音Bái Sōnɡ Tǎ别名松塔、松球、松果、椁树核桃(《山西中草药》)。出处《山西中草药》来源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球果。春、秋采收,晒干。原形态白皮松,

  • 硫黄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硫黄菌药材名称硫黄菌别名硫黄多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硫黄多孔菌Tyromyces sulpbureus (Bull. ex Fr.) Donk,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

  • 棕树根

    药材名称棕树根拼音Zōnɡ Shù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

  • 刺玫

    药材名称刺玫拼音Cì Méi别名刺玫果、红根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以花、果和根入药。夏季采花,阴干;果期采果,春秋采根。性味花:甘、微苦

  • 水毛花根

    药材名称水毛花根拼音Shuǐ Máo Huā Gēn别名蒲草根、席草根、茫草、千子草来源莎草科水毛花根Scirpus triangulatus Roxb.,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除新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