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科心得》卷上。即手心毒发生于劳宫穴者,以其手难屈曲,如托盘状,故名。见手心毒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鹳口疽。见该条。
【介绍】:①元明时医家。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精通医术,著有《黄俅医案》。②明代医学家,字谷如,新都(今四川境)人,1619年撰有《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10卷。
【介绍】:见王燕昌条。
古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大泻刺(《针灸甲乙经》注:一作太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是指用铍针切开排脓的方法。实为外科治疗方法的一种。古代列于针刺疗法之内。以其切开痈肿,畅泻脓血,故名大泻
见《本草蒙筌》。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可大条。
见《江苏药材志》。即毒芹,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为鸡内金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