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证之一。《治痧要略·紫疱痧》:“痧毒郁遏不内攻则外溃,毒伏阳明,日久有发为紫疱,或如圆眼大,或如蚕豆大,溃有紫血,内陷一坑,须于指尖、臂湾、腿湾放之,尽去毒血,用苏木、泽兰、金银花之类,少加牛黄治之
见痘疹金镜录条。
【介绍】:见吴嗣昌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驳骨丹之别名,详该条。
即牙床。详该条。
出《说文》。为苹果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在患者肢体的内侧面,由远端推向近端。有理顺筋脉的作用。
指热乳伤胃而致的吐泻。《幼科发挥》:“伤热乳者,物出热,面赤唇燥者是也。”临床多伴有四肢温,口渴等。治以清利和胃为主,宜六一散,煨生姜煎汤调服。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手背腕横纹之中点,与大陵穴相对处。主治心胸痛。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