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作为病因是指这些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致病。《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
《秋温证治》方。金银花、焦栀子、连翘各9克,薄荷、豆豉、蝉蜕各4.5克,鲜芦根24克,桔梗1.8克,鲜浮萍30克。水煎服。治太阴秋温,发热脉数,骨节酸或不酸,自汗或无汗,口渴或不渴。如自汗者,去浮萍、
出《本事方》。为蝼蛄之别名,详该条。
正骨辅助器械。又名固定垫。为夹缚固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防止骨折复位后再移位和矫正成角、侧方移位的骨折。取材要求质地柔韧,有一定形状和支持力,以能吸水的毛边纸或棉花为宜。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的压垫。常用
证名。四肢麻木的别称。《丹溪心法》卷四:“手足麻者,属气虚;手足木者有湿痰、死血。”详四肢麻木条。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生石膏(碎)30克,知母18克,羚羊角、薄荷叶、连翘、僵蚕各6克,金线重楼、蝉蜕(去足)各4.5克。水煎服。治小儿出疹,表里俱热,或烦躁引饮,或喉疼声哑,或喘逆咳嗽。
【介绍】:见徐锦条。
病名。①《素问·腹中论》:“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绝,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②指妇女
经穴名。代号ST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会维、胃维。属足阳明胃经。阳蹻、手足阳明之会。位于口角外侧,正视时,适与瞳孔相直。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深层为颊神经的末支;并有面动、静脉通过。主治口眼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立位,手扶台或椅,将同侧下肢提起,作前后摆荡,逐渐增大幅度和力量。适用于髋腿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