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俞弁

俞弁

【生卒】:十六世纪上半叶

【介绍】:

明代医家。字子容,履贯未详。认为奉养亲人,不可不知医学,遂将从师友处所见闻的医学方论,以及自己从诸史百家著述中看到的材料,抄录汇集成《续医说》、《脉证方要》等书。

猜你喜欢

  • 透穴法

    指透穴而刺,即一针多穴的刺法。又称透针法、透刺法。其法为刺入某穴后,将针尖刺抵相邻近的穴位但不可穿透皮肤,如地仓透颊车,条口透承山,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劳宫等。本法为窦汉卿所创。在王国瑞撰的《扁鹊神应针

  • 阴吹

    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指阴中时时排气如矢气之状。多因谷气实,胃气下泄;或气血虚、中气下陷所致。谷气实者,兼见大便秘结不通,排出声音响亮,连续不绝,治宜润燥导下,方用膏发煎(猪膏、乱发

  • 立位

    指接受针灸治疗时患者的体位。在站立姿势下取穴或施术。如中暑取委中刺血,经常采用这种体位。由于立位容易引起晕针,故较少用。

  • 面黄

    色诊之一。黄为湿着之色,属脾。临床上主湿,主血虚。黄而光亮,脾胃湿热;黄而暗淡,寒湿困脾;萎黄淡白,脾虚血少;萎黄而带白斑,有虫积;黄色而光泽明润者,有胃气;枯槁晦滞者,多属危重证候。《素问·脉要精微

  • 呼吸静功妙诀

    气功功法。意念随呼吸上下的一种静功功法。为明代医家龚廷贤所编订,见于《寿世保元》。其功法:每日子、午、卯、酉时,于静室中,厚褥铺于榻上,盘脚趺坐,瞑目不视,以绵塞耳,心绝念虑,以意随呼吸一往一来,上下

  • 迎风流泪

    病证名。见佚名《眼科捷径》。多由肝肾不足或肝经郁热所致。症见遇风流泪,甚者泪下如雨。临床有流冷泪和流热泪之分。详迎风冷泪和迎风热泪条。

  • 气逆耳聋

    病名。《济生方》卷五:“大抵气逆耳聋尚易治。”《证治准绳·杂病》:“气逆耳聋有三,肝与手太阳、少阳也。”又云:“肝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手太阳气厥耳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满也。”“手少阳气厥而

  • 丹田

    ①人体部位名。位于脐下三寸关元穴部位。道家认为这里是男子精室、女子胞宫的所在处。后世作关元穴别名。②经穴别名。其说有三:①指气海穴(《普济本事方》)。②指石门穴(《针灸甲乙经》)。③指关元穴(《针灸资

  • 刘宇

    【介绍】:明代官吏兼医家。字志大。河南人。成化壬辰(1472年)进士,曾任山西吏部尚书等官职。通医学,将宋代陈直的《安老书》、元代邹铉的《寿亲养老新书》、明代娄子贞的《恤幼集》等书改名合刊成《安老怀幼

  • 瞤(shùn 顺)

    又作臑。形容肌肉、皮肤、身体、眼睑等的跳动。《素问·气交变大论》:“肌肉瞤酸,善怒。”《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筋惕肉瞤,此为逆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