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和艾灸的合称。《素问·疏五过论》:“刺灸砭石毒药所主。”
【生卒】:十七至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生。字履中,号适庐老人,江苏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平事迹未详。他根据一种古本《难经》,加以摘注而著成《古本难经阐注》一书。
出《药性论》。即栀子,详栀子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腰俞。见该条。
见《本草备要》。即柿饼,详该条。
按摩的俗称。《说文解字》:“播,扪持也。”
主里热证。黄色越深,表示邪热越重。微黄薄苔,为外感风热。黄厚干燥,为胃热伤津,若老黄而燥裂,则属热极。黄而厚腻,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舌质淡、苔微黄而润,则属脾虚有湿。色黄而淡润的厚苔是浊苔,多属湿滞
见《天宝本草》。为八爪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见《肘后备急方》卷六。不慎将针误吞入,哽于喉间,宜急取出之。或可用“磁石磨如枣核大,钻眼,以线穿令吞喉间,针自引出”(明·薛己《口齿类要》)。
又称尽牙,即智齿,详尽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