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健忘

健忘

证名。见《济生方》卷四。亦称善忘喜忘多忘。指记忆力减退,遇事易忘。多因心、肾、脑髓不足所致。《医林改错·脑髓说》:“所以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李时珍曰:“脑为元神之府。金正希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类证治裁》卷四:“健忘者,陡然忘之,尽力思索不来也。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凡人外有所见,必留其影于脑。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切庵云:观此则知人每记忆,必闭目上瞬而追索之,亦凝神于脑之义。故治健忘者,必交其心肾,使心之神明,下通于肾,肾之精华,上升于脑。精能生气,气能生神,神定气清,自鲜遗忘之失。惟因病善忘者,或精血亏损,务培肝肾,六味丸远志五味;或萦思过度,耑养心脾,归脾汤;或精神短乏,兼补气血,人参养营汤远志丸;或上盛下虚养心汤;或上虚下盛,龙眼汤;或心火不降,肾水不升,神明不定,朱雀丸;或素有痰饮茯苓汤;或痰迷心窍导痰汤寿星丸;或劳心诵读,精神恍惚安神定志丸;或心气不足怔忡健忘,辰砂妙香散;或禀赋不足,神志虚扰,定志丸孔圣枕中丹;或年高神衰,加减固本丸;若血瘀于内,而喜忘如狂,代抵当丸。”参见善忘、多忘条。

猜你喜欢

  • 御药院提点

    金代医官职称。专门掌管检查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的官吏,官阶从五品。

  • 九窍

    指头部七窍及前、后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马莳注:“头有七阳窍,下有二阴窍,人身止有此九窍耳。”

  • 气瘤

    病名。见《外科枢要》卷三。多因劳伤肺气,复被外邪所袭而成。瘤体软,皮色如常,无寒无热,随喜怒而增大或缩小。治宜益肺调气,化痰散结。用通气散坚丸。

  • 肾足少阴经病证

    病证名。因足少阴肾经经气异常所致。《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欬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 九宫八风

    《灵枢经》篇名。本篇主要阐述九宫的方位和八风的区别及其导致的病变,故名。根据斗星的运行规律,确立了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的日期,以及中央和四正、

  • 下昆仑

    ①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昆仑,见该条。②经外奇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别名内昆仑。位在足外踝后1寸,跟腱前缘凹陷处。主治偏风半身不遂,冷痹腰痛,脚重痛等。直刺0.1~0.3寸。艾炷灸3~5壮;或

  • 对座草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大金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 血虚盗汗

    证名。指阴血不足引起的盗汗,属于阴虚盗汗范围。《薛立斋医案全集·保婴撮要》:“当归六黄汤治血虚盗汗,内热晡热者。”参见阴虚盗汗条。

  • 目窠

    窠,即窝穴。眼的凹陷处,包括眼眶、上下眼胞。《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

  • 目裹

    出《素问·平人气象论》。即眼睑。详胞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