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药物》。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瓠子,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即阴道穹窿。
病名。《古今医鉴》卷五:“膈噎者,谓五膈、五噎也。”即噎膈。详该条。
出《濒湖集简方》。为棕榈花之别名,详该条。
北方之极,与南极相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朝北极。”
妇科专著,6卷。清·徐大椿(灵胎)撰。约成书于1764年。此书系《徐灵胎医略六书》之一。设调经、种子、胎前、临产和产后五门。广摘历代医家对女科证治之医论。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阐述颇具特色,强调辨证施治
九积之一。指多饮汤水成积者。《儒门事亲》卷三:“水积,足胫胀满,郁李、商陆之类,甚者甘遂、芫花。”《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水积,多饮汤水成积,胸胁引痛,沥洛有声也。宜牵牛子、甘遂、茯苓
病名。麻风病的一种类型。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多由恶风侵袭皮肤血分之间,郁遏化火,耗伤血液,或由接触传染所致。临症初起皮肤变黑,发若隐疹,痒如虫行,继之则手足麻木,针刺不痛,目视物如垂丝状,心中常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