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八会

八会

①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八个穴位。亦称八会穴。《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府会大仓(中脘)、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悬钟)、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膻中)。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现在临床应用,并不局限于热病。凡与八者有关的病症皆可据情取用。②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狂走易骂,灸八会随年壮,穴在阳明下五分。”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将本穴定于手背侧,鼻烟窝中点(阳溪)下0.5寸处。治癫狂,白内障,近视,高血压,中风,卵巢疾患等。

猜你喜欢

  • 岩盐

    即戎盐。见该条。

  • 腰俞

    经穴名。代号DU2。出《素问·缪刺论》。别名背鲜、髓空、腰户,腰柱,髓俞。属督脉。位于骶部,第四骶椎下,当骶管裂孔中。布有尾骨神经分支和骶中动、静脉分支。主治腰脊痛,便血,泄泻,痔疮,月经不调,癫痫,

  • 苔条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干苔之别名,详干苔条。

  • 太泉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太渊,见该条。

  • 捩法

    推拿手法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使关节作扭转活动的方法。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综合性医书。敦煌出土卷子。原题陶弘景撰。记五脏辨证,各脏腑大小泻补四方。另有救诸病误治方、救诸劳损病方、救卒死方、二十五味药物变化图说及治天行病经方等。原帙已佚,现仅存两个传抄本。

  • 足太阴心痛

    病证名。外邪侵犯足太阴经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又:“足太阴心痛,腹胀满,濇濇然大便不利,膈闭,咽塞。”参见心痛条。

  • 经来吐蛔虫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指妇女于月经期间呕吐蛔虫。王伯龙《养儿宝》:“经来寒热,四肢厥冷,大汗不止,呕吐蛔虫。宜用乌梅丸、当归四逆汤。”

  • 天门入虎口

    小儿推拿方法。操作方法有:①用一手拇指和食、中指相对,分别拿住小儿的虎口和掌根部天门穴,另一手握住肘部,进行摇动。有顺气作用。见《小儿按摩经》。②自小儿手掌八卦中的乾宫穴,经坎、艮部按至虎口处。有清脾

  • 相胜之脉

    色与脉相克(脉克色)之脉象。例如面色白得数脉,面色赤得沉脉之类。提示病情重笃。《难经·十三难》:“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