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外科启玄》卷一。妇女孕期患痈疽疔毒之症,宜用调气安胎、托里解毒之剂。对于妊娠禁忌药,诸如活血、攻下、破气及有毒之类方药,不用或慎用。
见《本草纲目》。为马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对技术低劣医生的称谓。《素问·移精变气论》:“粗工凶凶。”
见《广东新语》。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即肾气丸,见该条。
①病因。同温邪或热邪。亦有以邪轻为温,邪重为热;渐感为温,速发为热;冬春为温,夏暑为热。实际上差别不大。②病名,即温病。如《温热经纬》以此作为外感热病的总称。③温病分类名称。病因由于热而不挟湿的,称为
元代医官职称。为太医院低级官员。共8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
书名。又名《增补四家本草原义》。27卷。清·赵其光约辑于十九世纪中叶。此书在《本草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本草经解要》、《本草经读》四家本草基础上增加种类、补充注释辑编而成。共收药900余种。其
见《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三。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见该条。
鼻尖两侧的鼻翼部。望诊此处可以作为诊察胃病的参考。《灵枢·五色》:“方上者,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