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六经皮部

六经皮部

皮部条。

猜你喜欢

  • 彝医植物药

    民族药著作。李耕冬等编。载彝医植物药106味。涉及药用植物53科151种。重点论述彝医配方用药经验,彝汉医用药的异同。书后附药物图谱116幅。1990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 外壅

    指病邪壅塞在体表。《素问·刺要论》:“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外壅,壅则邪从之。”

  • 红龙船花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

  • 妊娠期

    指妇人自怀孕起,至分娩前的全过程,称为妊娠期。

  • 十四经

    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合称。《十四经发挥》:“十二经所列次第,并以流注之序为之先后,附以任督二奇者,以其有专穴也,总之为十四经云。”任、督两脉,不仅各自有直接联属的穴位(其它六奇经的穴位都依附于十二经

  • 伏脉

    脉象之一种。脉来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难经·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见于邪闭、厥证、剧痛。

  • 疡医正

    后周时期医官职称。

  • 漱涤

    又称含漱。用含漱药物来清洁口腔咽喉患部的方法。由于药汤清热解毒的作用,能除去腐烂组织及脓液。如麻疹过程中发生口疮,用野蔷薇根煎水含漱。又如急性扁桃体炎,用风化硝、白矾、食盐各3克,加水一杯,煎沸,候凉

  • 囊底

    经外奇穴名。《太平圣惠方》:“小儿胎疝,卵偏重者,灸囊后缝十字文当上三壮。”《奇效良方》列作奇穴,名囊底穴。位于男性阴囊后十字纹中。主治肾脏风疮,小肠疝气,偏坠,阴囊湿痒,睾丸炎等。艾炷灸3~5壮;或

  • 足短形

    病证名。出《陈氏秘传》。指患肢短缩。髋关节后脱位证候之一。详胯骨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