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气化。五行之间,相反相成,不断变化发展。《素问·五常政大论》:“五化宣平。”指生、长、化、收、藏五个生化阶段。
骨名。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骨。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膝眼毒。生于足少阳胆经阳关、阳陵泉二穴处。证见焮肿作痛,溃脓较迟。脓液黄白者为顺;若不痛或流鲜血,或疮头渐多者为逆。治同外痈。
《灵枢经》篇名。血络,指郁血的络脉。本篇主要论述奇邪客于血络,在刺络泻血所出现的昏仆、出血不止、局部血肿、面色苍白、心胸烦闷,滞针等意外情况。说明导致这些情况原因,以及指出怎样观察血络进行泻血,掌握刺
见幼科指南条。
【介绍】:见王克明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气偏胜,则可产生热性的病变。
出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1955年千顷堂出版)。即漆疮。见该条。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寒气,则呕吐恶心。”参见七气、九气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三。即钻牙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