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方书名。20卷。宋·杨恢撰。刊于1178年。本书为作者将其所收藏的方剂汇编而成。内容包括诸风、伤寒、中暑、风湿、脚气等共49类,1111方。其中多属宋代医家常用成药处方。
运气术语。十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十。阳干气刚,故名。见《素问·刺法论》。
见《本草正义》。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4卷。清·郑寿全撰于1869年。作者认为在诊病中“识阴阳”是最关重要和最难的课题。全书从阴阳化生来阐述医理,探求病因,并据证立法用方。卷1医理总论;卷2~4以问答形式记述阳虚症、阴虚症和一些杂病
诊法上要综合点滴、细微的各种诊察资料。《素问·方盛衰论》:“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
见《幼幼集成》。即结舌。见该条。
证名。指阴血不足引起的盗汗,属于阴虚盗汗范围。《薛立斋医案全集·保婴撮要》:“当归六黄汤治血虚盗汗,内热晡热者。”参见阴虚盗汗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