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通经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鬼针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杏圃。铜陵(今安徽芜湖)人。辑有《怀少集》一书(1758年刊)。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参见朱肯堂条。
病名。即肌腱、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多因跌打、扭挫所致。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青紫、肿胀,甚至关节屈伸不利。一般可分为扭伤和挫伤,也包括后世文献中的筋断、筋走、筋翻、筋转、筋强等症。
食疗剂型之一。指用食物药或中草药与米同煮成粥。适于病后、产后及慢性病的调理。常见如八宝粥、大枣粥等。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决明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茯苓,详茯苓条。
旃,音毡,zhān。见《药物学大成》。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