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普济本事方》卷三:“肺感风寒作嗽,紫苏散。”《仁术便览》卷二:“风寒咳嗽,肺气喘急。”方用五拗汤。《证治准绳·杂病》:“春月风寒所伤,咳嗽声重,头疼,用金沸草散;咳嗽声
【介绍】:见杜鸿渐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海,见该条。
古典气功专著。一般认为本书由西晋魏华存所传。《云笈七签》中务成子注本分为上、中、下三部,七言韵文计197句,1379字。本书以“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惔无为何思虑”为长寿核心,同时以黄庭为人身根本之所系,
经穴别名。《素问·骨空论》:“巅上一,灸之。”王冰注指百会穴。后《针灸聚英》等作百会穴别名。见该条。
①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山扁豆之别名。②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地榆之别名。各详该条。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有堂。戎州(今四川兴文县西)人。年轻时经商,后弃商业医,编有《齐氏医书四种》(1806年刻行),包括:《医案》、《家传医秘》、《痢症汇参》、《痘麻医案》。
①出《名医别录》。为独活之别名。②出《新修本草》。为银线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证名。见《幼科金针》。又名伤乳、乳不消、乳滞。婴儿哺乳失宜,停滞不化而得。症见呕吐泄泻,吐出物与泄下物均有未消化的乳瓣,且有馊臭气,伴有面色青黄,发热,口渴,多睡,口疮,身渐黄瘦等。治宜开胃消导,先
《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俗云眼大头为内眦。”详内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