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冷哮丸

冷哮丸

张氏医通》卷十三:冷哮丸

药方名称冷哮丸

处方麻黄(泡)川乌(生)细辛蜀椒白矾(生)牙皂(去皮弦子,酥炙)半夏曲 陈胆星杏仁(去双仁者,连皮、尖用)甘草(生)各30克紫菀款冬花各60克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调神曲末,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哮喘咳嗽,遇冷即发,顽痰结聚,胸膈痞满,气逆不得卧。

用法用量每遇发时,临卧用生姜汤送服6克,羸者3克。更以王建膏贴肺俞穴中。服后时吐顽痰,胸膈自宽。服此数日后,以补脾肺药调之。候发,如前再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证治宝鉴》卷五:冷哮丸

药方名称冷哮丸

处方麻黄、生乌、细辛、牙皂肉、蜀椒、生白矾半夏曲、胆星、生草、杏仁紫菀款冬花

制法上为末,姜汁调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散寒化痰,平喘止哮。主哮证遇冷即发,属中外皆寒者。

用法用量张氏医通》本方用量:麻黄川乌细辛、蜀椒、白矾、牙皂、半夏曲、陈胆星杏仁甘草各1两,紫菀茸、款冬花各2两。

注意气虚少食,及痰中见血,营气受伤者禁用;忌食五辛发物。

摘录《证治宝鉴》卷五

猜你喜欢

  • 黑发仙丹

    药方名称黑发仙丹处方熟地1斤,苡仁8两,山药8两,桑叶8两,白术2两,生何首乌2两,巨胜子3两,白果3两,黑芝麻4两,北五味2两,花椒1斤,乌头皮4两,胡桃肉3两,参片3两(无亦可)。制法炼蜜为丸。功

  • 皮肤解毒汤

    药方名称皮肤解毒汤处方土茯苓60克,莪术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祛风湿,解热毒。主风湿热毒,郁结肌肤。慢性湿疹。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胡天雄方

  • 地龙散加减

    药方名称地龙散加减处方地龙9克,苏木9克,桃仁9克,土鳖9克,麻黄3克,黄柏3克,元胡10克,制乳没各10克,当归12克,川断12克,乌药12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活血通络,调补肝肾。主气血留滞,经络

  • 枸杞煎

    《博济》卷五:枸杞煎药方名称枸杞煎处方枸杞子不拘多少(去蒂子)。制法上用清水洗净,掏出控干后,入夹布袋子内,于净砧上取自然汁,澄1宿,去其清水,入石器内,慢火煎成膏子,取出,入瓷器内收贮。功能主治明目

  • 魂停汤

    药方名称魂停汤别名魂停散处方白芍药1两,桔梗1两,人参1两,茯苓1两,诃子1两,丁香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脾脏劳极。用法用量魂停散(《医统》卷四十六)。方中白芍药,《医统》作“白药子”。

  • 麻黄茵陈醇酒汤

    药方名称麻黄茵陈醇酒汤处方麻黄、茵陈。功能主治黄疸,表实无汗。用法用量用无灰好酒煎服。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 黑枣丁香散

    药方名称黑枣丁香散处方大黑枣7个(去核,每个内入丁香1只,煮烂去丁香)。功能主治胃寒呕吐,兼治寒疟。用法用量上将枣连汤空心服。7服见效。摘录方出《种福堂方》卷三,名见《医学从众录》卷三

  • 甘蚕豆

    药方名称甘蚕豆处方甘草3钱,大蚕豆30粒。功能主治阴发背。用法用量水2碗,煮1碗,取蚕豆去皮食。摘录《仙拈集》卷四引《要览》

  • 恒山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恒山丸药方名称恒山丸处方恒山知母甘草大黄各18克麻黄24克制法上药五味,研为细末,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截疟。治温疟。寒热往来,脉浮大者。用法用量每服5丸,每日二次,食

  • 干荔枝汤

    药方名称干荔枝汤处方蔗糖1斤(糖球亦好),大乌梅(润者)2两(汤浸,时复换水,澄去酸汁,不去核,焙干),桂(去皮,为末),生姜2两(薄切作片,焙干)。功能主治暑热。用法用量方中桂用量原缺。摘录《寿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