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冷水花

冷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冷水花

药材名称冷水花

拼音Lénɡ Shuǐ Huā

别名麻叶[四川]

来源荨麻科冷水花属植物冷水花Pilea notata Wright,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淡、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黄疸,肺结核。

用法用量0.3~1两。

注意孕妇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冷水花

药材名称冷水花

拼音Lénɡ Shuǐ Huā

别名麻叶、土甘草、山羊血、白山羊、甜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notata C.H.Wrigh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肉质,高25-65cm,无毛。叶对生,2枚稍不等大;叶柄每对不等长,长0.5-7cm;叶片膜质,狭卵形或卵形,长4-11cm,宽1.6-4.8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之上有浅锯齿或浅牙齿,钟乳体条形,在叶两面明显而密,在脉上也有;基出脉3条。雌雄异株;雄花序聚伞状,长达4cm;雄花直径约1.5mm,花被片4,雄蕊4,较花被片长,花药白色;雌花序较短而密,长在1.2cm以下;雌花花被片3,狭卵形,长约0.5mm,中间1枚较长,外面具钟乳体,柱头画笔头状。瘦果卵形,稍偏斜,淡黄色,表面有疣状点。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1400m的林下或沟旁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淡;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退黄;消肿散结;健脾和胃。主湿热黄疸;赤白带下;淋浊;尿血;小儿夏季热;疟母;消化不良;跌打损伤;外伤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妊娠慎服。

《贵州民间药物》:"孕妇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豇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豇豆药材名称豇豆拼音Jiānɡ Dòu别名姜豆、长豆来源豆科豇豆Vigna sinensis (L.)Sav.,以种子、叶、果皮、根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平。功

  • 母菊

    《中药大辞典》:母菊药材名称母菊拼音Mǔ Jú别名欧药菊、洋甘菊(《湖南药物志》)。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菊科植物母菊的花或全草。5~7月采取花朵或全草,晒干备用。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

  • 杜仲叶

    药材名称杜仲叶拼音Dù Zhò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采收和储藏:秋末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

  • 鼹鼠

    《全国中草药汇编》:鼹鼠药材名称鼹鼠拼音Yǎn Shǔ别名缺齿鼹来源食虫目鼹鼠科缺齿鼹Mogera robusta Nehring,以全体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解毒,理气。主治疔肿,痔疮,淋病,

  • 野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芋药材名称野芋拼音Yě Yù别名野芋头来源天南星科芋属植物野芋Colocasia antiquorum Schott,以全草及块茎入药。夏秋采收,分别晒干。性味辛,寒。

  • 鸬鹚翅羽

    《中药大辞典》:鸬鹚翅羽药材名称鸬鹚翅羽拼音Lú Cí Chì Yǔ别名鸬鹚羽(《范汪方》)出处《纲目》来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翅羽。功能主治《范汪方》:"治鲠。

  • 大桫椤

    药材名称大桫椤拼音Dà Suō Luó别名黑狗脊来源药材基源:为桫椤科植物大黑桫椤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mnosphaera gigantea(Wall.ex Hook.)J.Smith[Al

  • 土金耳环

    药材名称土金耳环拼音Tǔ Jīn ěr Huán别名盘龙草、青叶细辛。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山慈姑和红金耳环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sarum sagittarioides C.F.L

  • 白石榴根

    《中药大辞典》:白石榴根药材名称白石榴根拼音Bái Shí Liu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根。性味《福建中草药》:"苦涩,微温。&q

  • 狗牙花

    药材名称狗牙花拼音Gǒu Yá Huā别名白狗牙、豆腐花、狗癫木、狮子花、风沙门、海浪花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狗牙花和单瓣狗牙花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rvatamia di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