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冷翳

冷翳

病证名。《银海精微》:“黑睛有些微云,薄薄带淡白色不能去,名曰冷翳。”属宿翳,详该条。

猜你喜欢

  • 产后寒疝

    病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脐下痛牵引左右,两胁下俱大痛者名曰寒疝,因呼吸冷风乘虚入腹故也。治宜辛温之剂祛其寒……宜羊肉汤。”(乌药、延胡、防风、当归、甘草、桃仁、川芎、香附、陈皮、桔梗、苍术、木

  • 温补命门

    即温补肾阳。用壮阳补火的药物,恢复脾肾阳气的方法。命门火不足,常见五更泄泻、腹痛肠鸣、四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迟。用四神丸、右归丸之类。

  • 疳气入阴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疳气下注入阴,致使阴囊水肿呈黄亮色者。多由疳疾脾胃虚弱,以致水湿下注所致。临床可伴有局部肿痛,小便不利,或瘙痒等。治宜化气利湿,用五苓散;外用蛇床子煎水淋洗。

  • 肤证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 渣瘤

    病名。见《外科问答》。多因饮食生冷、痰凝气阻而致。症为背、脊、手臂等处生瘤如豆,渐大如桃,无痛无痒,内有腐渣样物。即粉瘤。宜手术摘出为主。

  • 新定所以载丸

    《女科要旨》卷二方。白术(去皮,放糯米上蒸,后晒干为末)一斤,人参、杜仲(炒,去丝)各八两,桑寄生、茯苓各六两。以大枣一斤,擘开,水熬汁为丸,梧桐子大,晒干、退火气,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早、晚各一次。

  • 寸白虫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即绦虫。由于误食未熟而有囊虫的猪肉或牛肉,则被传染本病。其成虫寄生在小肠内窃取养料,大便时可排出白色的绦虫孕节,故名。《古今医统·虫候有九》:“寸白虫,长一寸,子孙繁生,长至四

  • 趺阳脉

    又称冲阳脉。三部九候诊法切脉部位之一。属足阳明胃经的经脉,位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用以候脾胃。

  • 鼻茎

    即鼻柱。详该条。

  • 血胎

    病名。假孕症型之一。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此症因经行者或举重物或犯房事,致经事不卒,瘀滞子宫,经闭腹大,状如怀孕,法当下其瘀血,则腹胀自消。”方用血府逐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