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凤尾茶

凤尾茶

《中药大辞典》:凤尾茶

药材名称凤尾茶

拼音Fènɡ Wěi Chá

别名野山茶、小山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云松茶、小香茶、小松毛茶、锈山茶、牙刷草(《云南中草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唇形利植物紫苏全草。秋季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10~25厘米,全株密被柔毛。茎方形。自基部分枝,丛生,直立或基部稍倾斜,表面绿色或带有紫色。单叶对生;叶片线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2.8厘米,宽O.4~0.9厘米,先端钝或稍尖,基部楔形,上半部叶缘具圆齿;叶柄长1.5厘米,顶端叶近无柄。穗状花序顶生,由数层生长在苞腋的轮伞花丛组成;每轮有花2~4朵,具短柄;花下有阔卵形苞片2枚,合生;花冠2唇形,浅红紫色,密生白色长毛,上唇3裂,直立,裂片钝圆,中间裂片稍大,下唇稍长,外弯。小坚果4枚,卵形。花期初冬。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或灌木林下。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辛,平。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苦微辛,平。"

②《云南中草药》:"辛涩,温。"

功能主治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解表,升清阳,清肝热。治感冒头重痛,肝炎,目痛,头晕痛。"

②《云南中草药》:"发散解表,理气和胃。治外感风寒,头身痛,咽喉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凤尾茶

药材名称凤尾茶

拼音Fènɡ Wěi Chá

英文名Herb of Bodinier Elsholtzia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东紫苏和异叶香薷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bodinieri Vanio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高25-30cm。茎基部常辐射状平卧,上部上升,常从基部分枝,有时具多数匍匐短枝,茎及枝多事暗紫色,具细条纹,被白色柔毛。叶近无柄;茎枝上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0.8-2.5cm,宽4-7mm,先端钝,基部渐狭,边缘上部具钝锯齿,近革质,两面无毛,极少被疏柔毛,下面满布腺点。假穗状花序单生于茎及枝顶端,长2-3.5cm;苞片覆瓦状排列,连合成杯状,宽6-8mm,先端具小突尖头,外面被柔毛及腺点,边缘具缘毛;花萼管状,长3mm,外面有柔乞求及腺点,萼齿披针形,长约1mm;花冠玫瑰红紫色,长约9mm,外面被柔毛及腺点,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长,全缘;雄蕊4,前对较长,均伸出,花丝下部有毛,花药2室;子房4裂,花柱超出雄蕊,柱头近相等2裂,裂片线状钻形。小坚果长圆形,长约1.1mm,棕黑色。花期9-11月,果期11至翌年2月。

本植物与上种的区别为:茎直立,通常单一或在上部稍分枝,基部具纤细匍匐枝;叶两型,匍匐枝上的叶小,宽椭圆形或近圆形,茎上叶披针形或椭圆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3000m的山坡草地或松林下。

生于海拔1200-2400m的村旁、田边、河沟附近或沼泽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醅、云南。

分布于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1)东紫苏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10-30cm,表面暗紫色,有细纵纹及白色柔毛,质脆,断面有髓。叶郑曲皱缩,展平后呈线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2.5cm,宽0.4-0.9cm。密破腺点。可见顶生的穗状花序,花暗紫色,揉搓后有特异清香。味辛、凉。

(2)异叶香薷茎长30-80cm,常单一或在上部稍分枝。叶展平后二型,匍匐茎上的叶呈宽椭圆形,长2-5cm,宽0.3-0.7cm。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发散外邪;理气和胃。主感冒;咽喉红肿;目赤肿痛;口腔炎;牙痛;肝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1.《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解表,升清阳,清肝热。治感冒头重痛,肝炎,目痛,头晕痛。

2.《云南中草药》:发散解表,理气和胃。治外感风寒,头身痛,咽喉痛,消化不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蜀葵花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花药材名称黄蜀葵花拼音Huánɡ Shǔ Kuí Huā出处《嘉佑木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花朵。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原形态黄蜀葵(《香奁集》),又名

  • 章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章鱼药材名称章鱼拼音Zhānɡ Yú别名长蛸来源软体动物门头足纲蛸科长蛸Octopus variabilis (Sasaki);短蛸Octopus ochellatus(

  • 马牙半支

    《中药大辞典》:马牙半支药材名称马牙半支拼音Mǎ Yá Bàn Zhī别名马牙苋(《奇方类编》),酱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镜》),酱瓣草(汪连仕《采药书》),酱板豆草(《周益生家宝

  • 野芋叶

    《中药大辞典》:野芋叶药材名称野芋叶拼音Yě Yù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野芋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芋"条。性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quo

  • 甘蓝

    《中药大辞典》:甘蓝药材名称甘蓝拼音Gān Lán别名蓝菜(《千金·食治》),西土蓝(《本草拾遗》),包心菜、洋白菜(《中国蔬菜栽培学》),卷心菜、莲花白、葵花白菜(《中国药植图鉴

  • 独椒

    《中药大辞典》:独椒药材名称独椒拼音Dú Jiā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爪瓣花楸的根皮。原形态落叶小灌木,高2~5米。小枝灰色或褐棕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顶端,长5~

  • 青棉花藤根

    药材名称青棉花藤根拼音Qīnɡ Mián Huā Ténɡ Gēn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称》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青棉花藤的根。原形态青棉花藤,又名:竹马、竹麻、大藤、猴头藤、纸加藤、猴

  • 白克马叶

    《中药大辞典》:白克马叶药材名称白克马叶拼音Bái Kè Mǎ Yè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安息香料植物垂珠花的叶。夏、秋采收。原形态垂珠花,又名:白花树。落叶灌木或小

  • 毛刺果藤

    药材名称毛刺果藤拼音Máo Cì Guǒ Ténɡ英文名root of Pilous Buttneria别名野枇杷藤、粗毛刺果藤。出处始载于《广东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粗毛刺果藤的茎、叶

  • 玄明粉

    《中国药典》:玄明粉药材名称玄明粉拼音Xuán Mínɡ Fěn英文名MATRII SULFAS EXSICCATUS来源本品为芒硝经风化干燥制得。主含硫酸钠(Na2SO4)。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