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髋关节出臼,详胯骨出条。
【介绍】:参见何游条。
病名。即伤食泻。清·陈德求《医学传灯·泄泻》:“积泻者,腹痛而泻,泻后痛减,泻去稍宽。”小儿多见。因小儿脾气虚弱,不能运化以致积滞而成。《幼科发挥》:“积泻者面黄,所下酸臭食也。”其症频频泻下,泄出黄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玉衡,详该条。
见《银海精微》卷下。即羌活退翳丸,见该条。
指两腿弛缓无力,屈伸不利。出《素问·脉解篇》。
【介绍】:见钱秀昌条。
即心包络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指胆。胆有决断的功能,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惊恐)的不良影响,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相互间的协调关系,有重要作用,故比喻为中正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见《河北药材》。为列当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