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分阴阳

分阴阳

小儿推拿方法。①出陈氏《小儿按摩经》。由小儿腕掌部中点向两侧分推。可调和气血,用于治疗惊风,癎症,昏迷抽搐泄泻痢疾黄疸咳喘痰喘,乍寒乍热。《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盖小儿之病,多因气血不和,故一切推法,必先从阴阳分起,诸症之要领,众法之先声,推此不特能和气血,凡一切膨胀泄泻,如五脏六腑有虚,或大小便不通,或惊风痰喘等症,皆可治之。至于乍寒乍热,尤为对症。”②指分腹阴阳:从中脘穴向两侧分推。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等作用。用治消化不良,伤食,停乳,胃痛,腹胀等症。《厘正按摩要术·立法》:“将两手蘸汤,于胸腹两边分推数十次,亦为分阴阳之法。”③指分推胸口法:用两手大指在胸口处向两旁分推。有宽胸利气,止咳平喘,发表解热等作用。④指分头阴阳,即分推坎宫法。详坎宫条。

猜你喜欢

  • 崔禹锡

    【介绍】:隋代医家。撰《崔氏食经》4卷。《医心方》、《证类本草》等多引用。

  • 肉烁

    证名。指阳热亢盛,煎熬津液,久而肌肉消削者。《素问·皮部论》:“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破,毛直而败。”《素问·逆调论》:“人有四支热,逢风寒如灸如火者何也?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逢风而如

  • 卧蚕疽

    病名。有头疽生于天柱骨偏上者。出《外科大成》卷二。证治同脑疽。

  • 疡医

    出《周礼·天官》。指专治肿疡、溃疡、金疮、折疡等外科疾病的医生。

  • 月饮疮

    出《肘后方》卷五,即旋耳疮,详该条。

  • 假桃花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

  • 黄芪酒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方。黄芪、防风、细辛、独活、川芎、牛膝各一两半,附子、川椒、炙甘草各一两,川乌、山茱萸、秦艽、葛根各七钱。浸酒,晨、午、夜服三次。治痹病甚而麻木不知者。若虚加肉苁蓉;下利

  • 颈脉动

    指结喉两旁的足阳明经人迎穴处动脉搏动亢进。可见于水肿、哮喘、怔忡等病证。《灵枢·论疾诊尺》:“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 周易参同契

    内外丹专著,东汉魏伯阳撰,全书三卷。此书将“大易”、“黄老”、“炉火”三者参合,而以《周易》作为主要说理工具。既论述外丹,又涉及内练功夫。从内丹术角度来理解,此书以乾、坤两卦,喻为“鼎器”;以坎、离两

  • 手少阳之别

    出《灵枢·经脉》。即手少阳络脉,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