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刺激区

刺激区

现代针灸术语。与刺激点比较而言。因其刺激部位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故称。如皮肤针、腕踝针、头针等常用这个名称。

猜你喜欢

  • 循经考穴编

    针灸经脉专书。2卷。约成书于17世纪初(明末)。撰人佚名。此书专论经脉流注,对于经脉经穴进行了较详细的考证,并附人体脏腑内景图。现有1955年群联出版社的影印本。

  • 药酱

    出《新修本草》。又名土荜菝、青蒟、青蒌、芦子。为胡椒科植物蒟酱Piper· betle L.的果穗。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辛,温。温中,下气,散结,消痰。①治脘腹冷痛,吐泻,虫积腹痛,咳逆上气。煎服

  • 腰带痈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廿。又名火腰带毒。由风热壅于肌表而成。证同一般外痈。治用断毒截腰法:白及、雄黄各一两,研细末,鸡蛋清调敷,干则易之。余参见外痈条。

  • 平脉考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 知柏八味丸

    即滋阴八味丸,见该条。

  • 王馥原

    【介绍】:晚清医家。字清源。山阴梅溪(今浙江绍兴)人。十九世纪末(光绪年间)闻名于绍兴,尤长于妇科,撰有《医方简义》一书,主要论述内、妇科,而于妇科较详。

  • 李辰拱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宋元间医生。延平(今福建南平)人。曾从医家杨仁斋游,取其《活人括例》,经三十余年的研究,编为《伤寒集成方法》,并补杨氏之缺,于1318年(延祐五年)著《胎产救急方》一卷。

  • 嗽声不出

    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三卷。指小儿咳嗽,声不出者。多由邪热侵肺,津液受伤所致。治宜甘润生津,兼以利肺。用杏仁煎或紫菀散。

  • 许梦熊

    【介绍】:明代医生。字环山。祖籍江苏金陵。祖父曾任太医院医官,他迁居于仪真县(今江苏仪征),以医术在当地闻名,主张依五行原理而用药。

  • 烂喉痧方

    见《金匮翼》卷五。即锡类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