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诗经》。为大巢菜之古名,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家。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以善治眼病闻名,深受当时人推崇。
古病名。亦称脾中风。泛指风邪入中于脾发生的证候。《太平圣惠方·治脾脏中风诸方》:“夫脾气虚弱,肌肉不实,则腠理开疏,风邪乘虚入于足太阴之经,则令身体怠惰,多汗恶风,舌本强直,言语謇涩,口面僻,肌肤不仁
眼科著作。2卷。宋以后人托名孙思邈撰。撰年不详。道家以“目为银海”,故名。书中论五轮八廓及各种眼病的证治,并附多种眼病图,所用治法除内服方药处,尚有洗、点、针、等法,并附眼科诸病治疗方剂、金针拨翳障法
痰证之一。①指因气虚阳虚,脾胃无力宣行水谷,致痰水结聚于胸膈,浸渍于肠胃者。《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冷痰者,言胃气虚弱,不能宣行水谷,故使痰水结聚,停于胸膈之间,时令人吞酸气逆,四肢变青,不能食
见《类经图翼》。即内踝尖。详该条。
【介绍】:见李濂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肩胛疽,见该条。
见《四川中药材生产技术》。为鹿肾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284~1339【介绍】:元代藏医药学家。著有《药物总汇》、《八支药诊精要》。对后世藏药学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