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前胡丸

前胡丸

①《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八方。前胡、赤茯苓桃仁(麸炒)、陈皮鳖甲(酥炙)、煨诃子各一两,木香枳实(麸炒)、桂心槟榔半夏(汤浸七遍去滑,微炒)各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生姜橘皮煎汤送下。治气劳,心胸噎塞,不下食,渐加羸瘦。②《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方。前胡、赤芍药桔梗、赤茯苓、枳壳(麸炒黄,去瓤)、炒大黄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当归各半两,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襕)一两。为末,炼蜜为丸,绿豆大,三岁小儿每服五丸,空腹粥饮化下。治小儿癖气腹痛

猜你喜欢

  • 三合散

    《证治准绳·女科》卷五方。白术、当归、芍药、川芎、黄芪、茯苓、熟地黄一两,柴胡、人参各一两半。水煎服,日三次。治产后日久虚劳,针灸不效者。

  • 药鱼子

    见《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为醉鱼草之别名,详该条。

  • 骨痛

    证名。出《素问·脉要精微论》。《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人身之痛,或由风淫湿滞,或由血刺痰攻,浅不过肌肉皮毛,深亦止经络脏腑,若入里彻骨,作痠作疼,虽因寒因热有不同,要其损伤劳极,为至甚

  • 高旦中

    【介绍】:见高斗魁条。

  • 摄生消息论

    养生学著作。1卷。元·丘处机撰。书中以道家和儒家的观点,就春、夏、秋、冬四时的防病调摄原则与方法等分别作了简要的论述。现有《丛书集成》本。

  • 中国民族药志

    民族药学专著。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编著。全书预计载药1200多种。已出版者为第一、二卷,共载药255种,包括动、植、矿物药。图文并茂。每种药记载其民族药名(附本民族文字名)、民族用药部分、药材检

  • 温热病指南集

    书名。1卷。原题清·陈平伯撰。刊于1809年。本书前述温热病大意,次为风温证条例,论述风温诸证证治,介绍其立法及具体方药,逐条予以辨注分析,在温病学派中有一定的影响。后列湿温证条例,内容与《湿热条辨》

  • 太白黄连

    见《陕西中草药》。为黄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 伏骨

    即毖骨。详该条。

  • 漏乳

    病名。即产后乳汁自出。详该条。